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助力自然科学教育发扬科学探索精神为了更好地落实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赴安徽宿州“致力幼儿环保教育,宣讲绿色生态文明”校级重点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在宿州市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结合团队自身情况,寻求解决办法,最终确定了以自然教育宣讲为主线的“留芜”实践方案。
6月27日起在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首先在安徽师范大学校园内进行授课前的植物学习、植物采集、标本制作,学习掌握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及保存植物标本的方法,以及对标本制作的注意事项。制作植物标本画以及滴胶画是解决植物学教具问题的有力手段之一,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植物认识的加深,为自然教育课堂的精彩呈现做充足的准备。同时团队还对课堂中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采买和制作。
当今时代,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我国环境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对此天博体育,团队积极探索教育开展方式,使教育成果达到最大化。
7月2日团队深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自然环保教育活动,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进行亲密互动。团队成员向小朋友讲述了世界森林日成立的意义,展示了我们身边常见动植物的生存现状,以及我国出现的环境问题。利用直观的图片配合生动的讲解,团队成员积极鼓励大家参与课堂互动,呼吁小朋友们要保护植物爱护动物,提高了小朋友们对保护环境和珍爱资源的意识。
团队联合芜湖市自然教育中心,在7月3日、5日分别开展了自然科学暑期标本制作班。团队带领小朋友们围绕赭山公园认识不同种类的蕨类植物,学习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大自然并亲手制作植物标本。在课程开展期间,团队成员逐渐积累经验,丰富内容,充满信心和热情,在教授蕨类植物知识的同时,还介绍了赭山公园一些常见的植物。如棕榈树、构树、扶芳藤等。精彩充实的课程不仅充分培养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大大激发了他们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因此课程获得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学院更是与芜湖市自然教育中心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成功设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该基地的建设,为生态与环境学院的学子走出校门、投身实践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让学子们更扎实地上好基层历练这门“必修课”。
学习党史知识,汲取精神力量。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赴安徽宿州“致力幼儿环保教育,宣讲绿色生态文明”校级重点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党史学习。7月1日,在中国党的101岁华诞之际,团队与生态与环境学院团委携手安徽师范大学总务处来到位于学校赭山校区的皖江中学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队队长王济众进行宣讲,向领导老师及所有“留芜”党员同志及入党积极分子所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介绍了皖江中学堂的发展历程,为大家讲解了皖江中学堂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联系。
团队还深入芜湖市烈士陵园缅怀英勇烈士。四个展厅,展示着大时期以来,走过抗日战争,经历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英烈故事、大小战役。团队成员仔细观看了纪念馆的展室、照片和资料,用心聆听英雄事迹讲解,实地接受传统教育。此外,团队前往芜湖市赭山公园拜访了戴安澜将军像,了解到他在年代的英勇事迹以及为国捐躯的感人故事。无论是一个国家的爱国主义还是一个人的家国情怀,都更加坚定了团队为祖国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和为祖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旨在助力自然科学教育,发扬科学探索精神,宣讲自然环保教育,以幼儿为主要受众,在幼儿心中埋下爱护自然的种子。在开展自然教育宣讲的过程中队员们吃苦耐劳、认真准备,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知识水平。使自身身心得到很大提升。党史知识的学习更是成为团队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团队同学们不仅真切地感受到先烈的英雄气概,更加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弘扬英烈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坚定必胜信念,汲取奋进力量,激发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动力。(王雨辰、杜连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