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行纪|第一辑:珠链水乡·灵动生境

发布时间:2024-08-12 01:27:47    浏览:

[返回]

  乡土行纪|第一辑:珠链水乡·灵动生境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全面实施《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和《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行动(2024-2027年)》,“三师联创”团队共同绘制“沪派江南”美丽画卷。6-7月陆续开展近20次【沪派江南】上海特色村落营造进行式系列行动。8月初将组织开展【沪派江南】乡土行纪系列行动,邀请广大市民公众共同参与特色村落风貌的乡土发掘和体验,全方位、立体感受沪派江南乡村“六域、八脉、十二意向”中“田水路林村、风土历人文、花鸟虫鱼兽”的多元价值。

  本系列第一辑为“珠链水乡·灵动生境”主题,将于8月2日启动,旨在聚焦江南水乡独特地脉孕育出的乡土风貌,充分展现青浦西部地区水孕万物、岛村共生的人与自然特质,用更细微的视角解读湖沼荡田型水乡生生不息的灵动意境。

  本次乡土行纪以上海市青浦区西岑地区大莲湖为起点,该地区属于“六域、八脉、十二意向”中湖沼荡田珠链风貌区。数千年江南文化在此留下开渠围堤、圩堤重叠、河湖纵横交错的地貌,湖泊、湿地、荡、塘连片交错。水乡村落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大大小小的湖荡宛若水珠,蜿蜒的线型水链将镶嵌期间的岛状村落串联起来。湖滩荡岛纵横,花鸟鱼虫共生,这里是80种鱼类、150余种鸟类、无以数计昆虫共同的家园。

  “珠链水乡 灵动生境”乡土行纪由三师团队代表“四叶草堂”的王向颖老师通过科普观察和互动沙龙的方式,带领大家认识金泽镇西岑地区的“自然精灵”,这也是沪派江南特色村落保护传承行动的一次生态创新尝试。

  青浦西部优越的蓝绿基底使得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翩舞青西,从匆匆“过客”变常住“居民”。这其中既有在漂浮的野菱上筑巢、求偶的须浮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又有“带娃遛弯”的水雉父母(又称“水凤凰”),既有稻田里驻足小憩的牛背鹭,又有荷荡中成群嬉戏的小小䴙䴘。萤火虫作为青西特色生态物种,近年在研学旅游和科普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本次活动,大家可以跟随70后自然爱好者姜龙探寻青西水乡的暗夜精灵。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逐水而居,聚成村落,阡陌小道穿行其间,形成了如今的乡村肌理。三师团队代表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琳和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杨崛共同带领大家,漫步探寻山深自然村,探访每一个通往水边的小巷,感受夏日绿意盎然、静谧珠链水乡天博体育、湖荡宁静村舍。老屋门前的石船、临水而搭的黄瓜藤架、石板老埠旁闲游的小鱼、见证岁月流淌的古树。近距离融入“湖荡水波涟,岛屿嵌其间”的水乡画卷。

  灰翅浮鸥(学名:Chlidonias hybrida)是鸥科、浮鸥属鸟类。体长25-29厘米,翼展64-70厘米,体重80-95克。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浅色鸥鸟。夏季腹部深色,尾浅开叉。繁殖期:额黑,胸腹灰色。非繁殖期:额白,头顶具细纹,顶后及颈背黑色,白,翼、颈背、背及尾上覆羽灰色。幼鸟似成鸟但具褐色杂斑,与非繁殖期白翅浮鸥区别在头顶黑,腰灰色,无黑色颊纹。

  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以蜻蜓、水生昆虫的幼虫、甲虫、蝌蚪和树蛙以及小鱼为食。繁殖于欧洲南部、北非、中亚、西西伯利亚南部,往东一直到俄罗斯远东。越冬于非洲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水雉,鸻形目水雉科水雉属鸟类,为中等涉禽。成鸟夏羽:头、头侧至前颈白色,后颈金;体羽大部棕褐色;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中间尾羽特别延长;两翼白色,外侧飞羽黑褐色;虹膜黄褐色,嘴黑灰色,脚铅灰色。幼鸟:头及上体黄褐色,白色。

  水雉有细长的脚爪,能“凌波微步”于睡莲、荷花、菱角、茨实等浮叶植物上,体态优美,羽色独特,因此除了有“凌波仙子”的美誉外,也被称为“水中凤凰”,具有观赏价值。水雉还具有研究价值,其婚配制度在整个鸟类中十分稀少。鸟类学家的研究发现,在现存鸟类中,属于“一妻多夫”制的仅有百分之0.4。因此水雉是研究鸟类社会制度演化的理想对象。

  牛背鹭俗称黄头鹭,黄头鹭鸶,放牛郎,是鹳形目鹭科牛背鹭属中型涉禽。牛背鹭体型细瘦;橙的喙长、尖而直,较侧扁、尖端多有小锯齿;颈细长,由19~20枚脊椎骨组成;翅较宽长,前牛背鹭端呈圆形,尾羽短小,脚细长,位于身体较后部;牛背鹭的头部和颈部为橙,其余体羽均为白色;前颈的基部和背部中央具有羽枝分散成发状的橙长饰羽、前颈的饰羽长达,背部的饰羽向后长达尾部。牛背鹭喜欢站在牛背上或跟随在耕田的牛后面啄食翻出来的昆虫和牛背上的寄生虫等,因此得名。

  牛背鹭中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栖息于耕地、沼泽、水田、池塘等。牛背鹭常在水牛等牲畜周围活动,喜站在牛背上啄食翻耕出来的昆虫和寄生虫,主要觅食昆虫、蛙类、蜥蜴及蜘蛛等;成群营巢于树上或竹林中,或与白鹭、夜鹭混群营巢。牛背鹭繁殖期在4~7月,窝卵数4~9枚,雌雄亲鸟轮流孵化,孵化期21~24天,雏鸟晚成。

  牛背鹭是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斑嘴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鸟类,因嘴端有黄斑而得名。雄鸟体羽大部棕褐色;嘴蓝黑色,先端,嘴基至耳区贯眼线黑褐色;虹膜黑褐色,外圈橙;眉纹黄白色,头顶、额、枕部暗棕褐色;上背灰褐色,下背褐色;翼镜蓝绿色带紫色金属光泽;棕白色杂褐色斑,腹褐色;腰、尾上覆羽、尾羽黑褐色,尾下覆羽黑色;跗蹠和趾棕,爪黑色。雌鸟嘴端黄斑不明显,自胸以下淡白色,杂暗色斑。

  斑嘴鸭分布于中国各省区,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塘及沼泽等湿地中。善游泳、行走,游泳时尾露出水面,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也和其他鸭类混群。主食植物的种子、嫩芽和幼苗等植物性食物,也食昆虫、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5—7月,以干草和绒羽在岸边草丛中做巢,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8—14枚,孵化期24天。

  斑嘴鸭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黑水鸡是鹤形目秧鸡科黑水鸡属鸟类,又名红骨顶、红冠水鸡。成鸟头顶、后颈和上背灰黑色,泛蓝光,其余上体深褐色;翼缘和第一枚初级飞羽外翈白色,飞羽蓝黑色,尾羽黑褐色;为泛蓝的灰黑色,下腹中央沾白,两胁各具一条明显的白色边缘;尾下覆羽黑色,两侧白色;虹膜红色;喙先端黄绿色,上喙基部至额板鲜红色;脚亦为黄绿色,胫裸露部分的上部具有鲜红色环带;雏鸟被黑色绒羽,喙尖白色,额亦具有红斑。

  黑水鸡广泛分布于除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在中国多省均有分布。黑水鸡栖息在富于挺水植物的各类湿地中,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常边游泳或涉水边取食;既吃水生植物嫩叶、幼芽和根茎,也捕食水生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等。繁殖期在4—7月,营巢于浅水芦苇丛中,窝卵数6—10枚,由双亲轮流孵卵,孵化期19—22天,雏鸟早成。

  黑水鸡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小䴙䴘是䴙䴘目䴙䴘科小䴙䴘属鸟类,又名水葫芦、王八鸭子、油鸭、刁鸭。体长约27厘米。繁殖期脸颊、喉部和前颈栗色,头顶及后颈深灰色,背部褐色,胸腹部灰色;非繁殖期后颈及背部棕褐色,脸颊、喉部、前颈及胸腹部米;幼鸟羽色似成鸟非繁殖羽,但脸颊、喉部及颈侧为黑色、白色和棕色相间;嘴繁殖期为黑色,基部具显著亮黄斑,非繁殖期嘴浅,上喙端部色深;虹膜,脚蓝灰色。

  小䴙䴘广布于欧亚、非洲、东南亚及南亚。中国自东北南至海南岛,西抵甘肃、四川及云南等地均有发现。栖息于静止或流速缓慢的水域中。繁殖期成对活动,其余时间结群活动。杂食性,潜水捕捉小型鱼类和一些无脊椎动物为食。繁殖期为5—7月。以水草在芦苇或其他水生植物中间做圆形台状浮巢。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4—7枚。孵化期为19—24天,早成鸟。

  小䴙䴘被中国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捕猎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萤火虫(学名:Lampyridae)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别名火金姑、亮火虫等。萤火虫世界上已知的共有2000多种,分别属于8个亚科92属和亚属。萤火虫成虫个体一般较小,大多数体长1厘米,少数种类可以达到3厘米。头部几乎被复眼占据,雄性复眼较雌性发达。触角位于复眼之间,通常11节,形状多样。上颚尖锐弯曲,附有下颚须和下唇须,均为感觉器官。前胸背板发达,雄性第6及第7腹节有两节发光器,雌性第6腹节有一节发光器。雄性具有两对翅膀能飞行,雌性缺乏膜翅无法飞行。

  萤火虫广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主要生活在热带和带地区。在中国,其分布广泛,北至东北、西北等地,尤以南方为多。它们常栖息在温暖、潮湿、多水的环境,如杂草丛、沟河边及芦苇地带,日间藏于水中石块或泥沙下,夜晚觅食。成虫多以露水、植物分泌物、花粉、花蜜等液体为食,或依赖幼虫期贮藏的脂肪,幼虫从卵孵化至蛹需蜕皮六次,蛹期因种类不同可达四十多天。成虫在野外寿命一般为3至7天,但也可能长达20至30天。

  2023年6月,中国将三叶虫萤、红胸黑翅萤、付氏萤、条背萤、黄宽缘萤、穹宇萤、黄缘萤、雷氏萤、米埔萤、胸窗萤、红胸水萤等11种萤火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9年发布的一项萤火虫生存现状研究结果指出,上海有3种“土著”萤火虫:黄脉翅萤、条背萤、天目山雌光萤。其中,陆生的黄脉翅萤在上海是相对的优势种群,较为常见,在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上海动物园、滨江森林公园等公园,和奉贤南桥、青浦朱家角、青浦金泽等地均有分布。而条背萤和天目山雌光萤十分少见,仅在青浦、奉贤、松江等区的个别区域有过记录。金泽镇便是上海为数不多能观测到条背萤的区域。

  四叶草堂景观设计师,风景园林硕士,高级工程师,上海城市更新青年规划设计师联盟会员,杨浦区特聘社区园艺师,2019PDC认证设计师。

  70后自然爱好者。长期关注和参与上海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宣传。十余年来积极组织自然观察、野外反偷猎巡视、营建小微栖息地、净滩清山等公众参与活动,和志愿者伙伴们为推动沪浙多处禁猎区的划定作出了持续的努力。曾2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受到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表彰。

  招募对象:本次活动免费,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以及对生态保育、上海乡土、生态环保、动植物主题有兴趣的人士报名。

  其他参与人员为沪派江南西岑风貌试点单元三师团队以及其他试点团队代表;市规划资源局、市规划院、市土地整理中心代表;青浦区规划资源局、金泽镇、西岑村、莲湖村及村民代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