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植物学家唠东北:刘冰、肖翠、郑宝江、周繇、张凤秋 2023年自然大讲堂为了寻觅分布在野外各处的植物资源,植物学家常年奔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一手影像资料。备受广大读者备受瞩目的《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丛书,继《衡山册》《苔藓册》《祁连山册》《荒漠册》《北京册》之后,又增添了新近推出的东北三卷《大兴安岭册》《吉林册》《辽宁册》,一举囊括了整个东北地区。
12月11日晚7点到9点,商务印书馆“自然大讲堂”邀请《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丛书主编、编委会成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冰博士和肖翠博士,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天博体育官方APP,同时连线东北三册的主编们,为读者全面介绍东北植物分布特征,及其珍稀和特色种类,同时聊一聊植物学家们在野外考察中最难忘的经历。
机会不可错过,快来参加2023年年底这场不可多得的聚会,与多位植物学家一起交流关于植物的困惑和兴趣吧!
刘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类群为樟目和檀香目,目前为“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植物名录负责人。在国内、国际杂志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在Nature、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Phytotaxa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9篇。主编《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和北京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及中科院、科技部等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境外机构建设项目。
肖翠,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博士,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办公室主任助理,北京生物多样性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海岛花开》《北京自然笔记》《雄安草木行》作者。长期从事我国植物分布数据库建设和不同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主张和探索将“监测仪器—数据自动收割—人工智能—智慧平台—行业需求”一条线打通,通过仪器自动收割数据,解决行业需求,支持政府决策。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郑宝江,博士,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IUCN-中国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项目专家。研究方向种子植物分类学和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自然资源调查项目等10余项。培养研究生近30人。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编写教材专著10部。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各1项,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一、二等奖,荣获东北林业大学“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光荣称号;2020年获得梁希科普奖。
周繇,著名植物学家,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为中国植物图像库签约摄影师。主要从事东北地区植物资源的研究,共拍摄植物照片45万张,有50余张被用作了《植物分类学报》《中草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刊物的封面。出版了《中国长白山植物资源志》《东北湿地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图书奖)等八部学术专著,两次荣获国家出版基金,三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首届十大最美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张凤秋,满族,现就职于锦州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开始考察并拍摄医巫闾山地区及省内外植物,为中国植物图像库签约摄影师。力求把家乡的花草树木拍得真实唯美,十余年的执着追求,激励她走遍家乡的田野山巅,共拍摄植物照片十万张。著有《医巫闾山地区野生植物原色图鉴》、《中国药用植物》30册丛书的第21、27、2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