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体育行走“青山”之间尝百草 助力产业振兴育新人

发布时间:2024-05-14 09:18:08    浏览:

[返回]

  天博体育行走“青山”之间尝百草 助力产业振兴育新人扎根祖国大地,上好中医药的“大思政课”,是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主任杨青山老师工作的缩影和常态。

  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年的他,始终不知疲倦、勇于探索,秉持“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着力培养“五能”中药人才,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的田间地头和深山老林,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中医药教育事业中。

  理论武装和思想品德是业务能力的根基源泉。在担任中药教师党支部组织委员、支部等职务近10年的时间里,他积极协助支部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建紧密融入人才培养、乡村振兴、中医药文化传承中。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安徽省委组织部首批“领航党组织”、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作为中药资源中心主任,他和同事们开门办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大手牵小手”的方式,与周边中小学结对共建,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中医药劳动农场、中草药辨识等活动,获批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设立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合肥市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安徽省“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的闪亮名片。他还受聘合肥市兴华苑小学相山路校区“绿芽助长”导师。

  连续六年获得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党员称号,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普查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安徽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一串串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杨青山老师作为一名15年党龄的党员、向党组织交出的答卷。

  在教学和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是师生对杨青山老师的深刻印象之一。他坚持亲力亲为、示范引领,利用自己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到各地开展大学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和实习教学工作,坚持每年从野外引种药用植物或采集教学标本。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野外科考和前往黄山实习中有跋山涉水,困难重重,潜在的危险也无处不在。他总是拿着一根棍子走在队伍最前方,不停地敲打着山路的两侧,做到“打草惊蛇”的目的,把潜在危险留给自己,尽力保障学生安全。久而久之,学生们习惯性称杨老师的棍子就是“专业的打蛇棒”,他们也和这位总是冲在前方的老师处成了好朋友。

  因为极度热爱中药事业,他常常“泡”在药用植物园开展引种栽培工作。耳濡目染老师的努力,学生对中药学专业及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兴趣逐渐被开发、带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和他一起“泡”在校园的百草园和药用植物园中劳动。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新区药用植物园在2022年底引种栽培药用植物1000余种,打造了学校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和药用植物学等学科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素质过硬的莘莘学子。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杨青山注重实践教学,培养思维开阔、技能扎实、本领过硬、专业自信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主动融入中医药思维和知识,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建立中医药文化自信。他创新倡导学生开展眼观、手摸、鼻闻、口尝、耳听等五官识药的实物实地教学方式,丰富和内化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识药、辨药、制药、用药、创药”“专业五能”能力的培养。中药学“专业五能”能力考核教学改革尝试也成为学校药学院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专业实践分级考试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自信。

  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以来,杨青山负责六个县区的普查工作,他鼓励学生参与普查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课堂反哺社会的家国情怀,在大自然中求真知、明事理、长本领,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和深山老林,达到“五育并举”效果、目的。与此同时,身为专业课教师,他在注重本科生实践教育的同时深抓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做到“守正精华、传承创新”。工作以来,他坚持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中药资源中心和药用植物园,只要学生愿意来愿意学,他随时欢迎学生加入,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学习平台资源、了解专业最新研究方向。指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开展实践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创业项目等,本科生主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级挑战杯三等奖1项、省级挑战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12项,全国中医药院校其他比赛获奖10余项,本科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获批专利4项,并资助10余名本科和研究生参加全国学术会议,指导60余名本科实习生,并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收获成长、坚定信念。

  杨青山在专业上深耕细作,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他现任全国中药标本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传统技能与文化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省市和学校各级项目6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4项,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著作20余部,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普查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授权专利5项,培育中药栽培新品种5个,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作为年轻骨干教师,在药学院党委领导下,他和课题组老师探索出一系列品牌实践育人活动。其中,大学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项目,在全国中医药大学中属首创,也成为学校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品牌活动。同时他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学习、野外实践和科普育人,科考实践中,用“脸晒黑了、心更红了、志更坚了、体更健了”的理念,鼓励学生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崇尚科学、吃苦耐劳”精神。截至目前,四届大学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项目已经培养学生63人,其中毕业已经考上研究生的30人,考上研究生的比例占已毕业科考队员的64%。

  除了教学和科研上与学生紧密联系外,他还担任2020级中药(1)班的班主任,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引导和辅导及生活上的协助管理工作。他经常鼓励班级同学参与各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外活动,并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探索中医药奥秘。如连续多年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指导确定好方向目标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提升,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学生也喜欢进入他的实验室,甚至有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母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交流。

  工作以来,他时常思考如何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青少年从中获益。他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三下乡”天博体育官网、中医药文化“三进”(进小学、进社区、进农村基层)活动、药用植物园日常养护志愿服务等活动;与合肥市兴华苑小学相山路校区、合肥市园上园小学烈山路校区和池州市池口小学结对创建挂牌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他定期带领中药资源中心讲解团到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和宣传活动,同时邀请对方走进学校中药资源中心参观交流。

  2014年,杨青山作为安徽省教育厅主导派出的首批高校双师型人才,连续三年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前往金寨县长岭乡提供产业技术指导,后来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省“三区人才”又被省科技厅派驻金寨3年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他对当地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梳理和问题分析,并多次前往邻近的湖北省罗田县、英山县开展茯苓、天麻栽培技术调研,就茯苓栽培过程中松树段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来了解决方案,2015年,当地一家中药材公司采用上述方法栽培制作生产15万袋菌种,为企业增加收入近200万元,并将其中10万袋免费发放给当地药农栽培,为每户农户增加年收入5000元。该茯苓栽培方法也在安徽、湖北等地推广。2020年,他挂职工作虽然结束,但企业舍不得放杨老师离开,又继续聘请他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

  这就是杨青山老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成为学校师德师风的优秀榜样。(叶兰兰刘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