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西湖北屏云中来

发布时间:2024-05-09 14:35:19    浏览:

[返回]

  晚潮|西湖北屏云中来宝石山、葛岭、栖霞岭依次相连,自成一体,筑起了西湖的北屏。习惯上,大家把这座“北屏”山麓统称为宝石山。从断桥、白堤北望,这道屏障仿佛是一件放大的水石盆景。

  住在宝石山下十多年的时光里,几乎每天都会到山上转一转。上宝石山的路四通八达,东有宝石一至四弄,南有北山蹬道、葛岭,西有栖霞岭,北有黄龙洞等。无论是青石板铺设的石阶路,还是野草丛生的羊肠小径,或是光秃秃岩石开凿出来狭窄的登山道,每条道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

  座落在东麓的宝石山,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矿物质,每当洒沐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晖中,便熠熠生辉,形成了“宝石流霞”,自然成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因山中耸立秀丽挺拔保俶塔,宝石山又名保俶山。保俶塔,与西湖南岸的雷峰塔遥遥相对,也就有了保俶“淑女”,雷峰“老纳”的雅称。保俶塔这位窈窕“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着与六和塔、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

  从保俶塔西面不远处,窜过被巨石覆盖,如石室的川正洞,即可登上两壁峭削,尽容一人通过的蹬开岭,20来米长的岭的尽头绝壁上端,题刻“宝石流霞”。

  再往前几十米,便是巍然兀立的宝石山最高峰——峰,山体火山岩石裸露在外,没有植被遮挡,视野极佳。南可望平湖秋月,水天荡漾;北瞰楼宇鳞次栉比,尽收眼底的是人间烟火气;东则街衢商埠,生机盎然;西有青嶂千叠,一派苍翠遥接晴空。

  在峰,以保俶塔作前景,是拍西湖朝霞日出的最佳机位。每当夏日的清晨,天还未亮,峰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大家静候天边朝霞中,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顿时,山脚下湖面也泛起粼粼的波光,犹如钻石般的闪耀。

  宝石山南麓,依山傍湖,称“小刘庄”的坚匏别墅,北临保俶塔。这座清末民初的山地庄园别墅,初建于1903年,占地10余亩,为吴兴南浔首富刘镛次子刘锦藻所建。

  整个别墅回廊环绕、池塘假山独具浓浓的江南风格,正屋楼台铁栏全用坚匏篆文铸成,精工细作了26年,取名谦逊的别墅,才全部完工。在当时堪称杭州名人中别墅的典范。

  步入历经岁月沧桑,青苔阶石间,进内探访,豪宅己褪去了昔日豪华的容颜。旧时刘家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如今园内已成散落的民居,建筑零落,破旧破堪,沿北山街一堵朴素的白色围墙,却依然勾勒着湖边的曲线,静静地把百年的时光隔断。

  往坚匏别墅西侧延伸几十米,路边的摩岩造像,刻于元明时期,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及“”的毁坏,大多残缺不全,仅见龛廓。

  别墅东侧,一块山体裸露岩石,状如半身巨佛,俗称大佛头。相传秦始皇巡游至此,曾系船石上,故又叫秦王缆船石。石旁,旧有僧院。

  道教名山胜地葛岭,东接宝石山,西连栖霞岭,横亘数里。相传,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于此结庐修道炼丹,故而得名。

  从车来人往的北山路中段,拐进一条小巷,不足百米处,醒目墙体的“抱朴道院”牌坊映入眼帘,步入其间青石板的葛岭幽径,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座落在半山腰,以葛洪道号“抱扑子”前两字命名的抱朴道院,为全国重点开放道教宫观,尚存炼丹台、炼丹井、初阳台等道教名胜及古迹。道院外,如龙身的墙体,如龙鳞的黛色瓦盖,随山势起伏,宛如一条游动的黄龙,翘首山间,守护道院。

  沿山势而建,掩映在古树名木中的道院不大、楼阁空灵有序,层叠交错,幽静中蕴含着动感,“从静思中体悟,在变化里感受”的道家意境尽显其中。

  岭巅初阳台,顾名思义,是晨观日出之佳地,历来有“东海朝暾”之目,为当年葛洪祖师观察日月之所。“逢农历十月初一日,登台可望日月并升之奇景。每当晴天破晓,日轮乍起,微露一痕,瞬息间霞光万道,天边俱赤,湖水似锦,景色极为壮丽。”

  而今的初阳台,东面已被参天大树覆盖,旭日东升之时,唯见阳光透过树枝的叶脉,留下一个个的小孔成像。倒是西面,一片寸草不生的岩石斜坡,从台上极目远眺,叠翠峰岭,南北高峰尽在眼中,待夕阳慢慢西沉,落日躲进山巅一刹那,万道霞光,映红天边……

  栖霞岭南达西湖边岳王庙天博体育官方APP,北可至黄龙洞,是一条横于南北间的捷径。相传岭上旧时多桃花,到了春日桃花盛开,犹如满岭彩霞。如今的栖霞岭,古木参天,浓阴蔽日,清凉幽静,仿佛置身于深山与世渐远。

  岳庙背后不远处的栖霞岭31号,一座中西式风格,依山而建的两层小楼,隐于市井,这便是中国一代山水画宗师黄宾虹故居纪念馆。

  1948年,85岁高龄的黄宾虹先生,应杭州国立艺专之聘,由北平南下杭州,定居于此。直到92岁,在这里度过了晚年的最后一段时光。身后,家属将其书画、手稿万余件悉数捐献给国家。

  栖霞岭不高,岭两侧深藏着距今上亿年前喷发出来的火山岩层断裂、崩塌而形成的紫云洞、蝙蝠洞、金鼓洞、卧云洞和黄龙洞,合称栖霞五洞。

  这些洞穴长而直,洞壁陡峭,洞顶平整如板。盛夏炎热之时,洞内凉气袭人,三五成群的杭州巿民,盘坐洞口松下,或打牌聊天,或一壶酒一卷书。清风徐来,鸟语啁啾,身爽心怡,成了绝佳的纳凉好去处。

  岭巅的紫云洞,是栖霞五洞穴中,最大最奇的洞穴。阳光透射,紫红色的凝灰岩,和洞内氤氲的水汽交融,宛若一片片的凝紫暮云。

  紫云洞分内外两进,前后两厅,是典型的哑铃形状。洞内峭耸嵌空,可容纳百人。文人墨客在岩壁上留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最出名的是“倚石看云”和“云崖”两处。

  沿壁俯首入另一洞,其右侧峭壁半覆半倚,壁根有泉池,名七宝泉,水极清澈。置身其境,遍体生凉。

  栖霞岭北麓,森森的浓荫之间,隐藏着道教洞天福地的黄龙洞古迹。跨进山门,沿幽深的山径缓缓而上,道旁松篁交翠,藤萝扎结,层岩叠巘。透过雕着九条龙形的粉墙花窗,窥视墙内翠竹萧疏,亭廊殿阁隐约。转过粉墙,步入二门,眼前豁然开朗,曲槛画廊环绕之中,是一泓碧玉似的清池。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苍劲的“黄龙吐翠”的石碑后,布满苔藓的岩缝中,伸出头角峥嵘的黄龙头,口吐清泉如珠帘倾泻,落入清池间,犹如诉说着宋淳祐年间黄龙飞来的传说:南宋时期,这里建了护国仁王禅寺,没过几年,杭州大旱,宋理宗请了江西黄龙山的慧开禅师,来此作法求雨。黄龙随慧开卓锡而至,有一天,雷声震地,山石开裂,泉水喷涌,色甘而洌。

  几经变迁,黄龙洞由佛寺变成道观,又由道观辟为仿古园。如今的黄龙洞,是以“缘”为主题的圆缘民俗园。溪泉、洞壑、亭轩、叠石、古木,修竹,和谐地揉和在一起。这集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一体,蕴龙之灵气的神仙方境中,藏的是人生相逢尽在缘………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