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博TB盆景教程docx

发布时间:2024-04-23 16:26:25    浏览:

[返回]

  天博TB盆景教程docx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同山水画和山水园林有着相似之处,很重视写意和抒情。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但又不仅仅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在创作上常常采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达到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审美效果。

  盆景不同于盆栽的道理就在于此:盆栽仅仅是一种栽培方式,。而盆景则是栽培技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造型风格。同时,盆景中的树木山石必须与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衬托,才能构成真正完善的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意韵深远的效果。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天博体育、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

  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风、雨、雪、配景、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在容器中栽培的树木或矮化的树木及其培养、加工的技术。盆景所用的材料是普通的乔木和灌木,制作方法是将其根和枝条加以修剪,并用铁丝等固定枝条,使之定向生长从而使植株矮化。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约1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在瓦盆、陶盆和木桶中栽培树木,将天然情景移入咫尺盆中,后来这技术又被日本人接受和发展。日本有关树桩盆景的纪录,最早见于高阶隆兼所画的《春日权现验记》(1309)。盆景艺术是直接受自然界的启迪而产生。生长于高山岩缝中或悬挂于峭壁上的树木,终生低矮而扭曲。从美学观点看,日本人在盆栽方面欣赏的是:枝干老态龙锺,上部根条露出土外,显得饱经风霜;这被视为体现了万物无常的哲学概念。信息条形码:44

  盆景起源于中国,但起源于何时?我国学术界众是说纷纭。根据《盆景学》作者彭春生的观点,盆景起源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依据是1977年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距今约7000年的第四文化层中,出土了两块刻有盆栽图案的陶器残块。一块是五叶纹图案,刻画的图案保存完整。在一个带有短足的长方形花盆内,阴刻着一株万年青状的植物,共五叶,一叶居中挺拔向上,另四叶对称的分到两侧,整个画面比例谐调,统一均衡,充满生机。另一块是三叶纹图案,在一刻有环形装饰图案的长方花盆上,也阴刻着一株万年青状的植物,共三叶,三叶均略向斜上挺立,生机盎然,富于动感。

  陶块上的图案是原始美术家对当时盆栽植物所做的艺术再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盆栽,或者说是最原始、最初级的盆景。

  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域的石榴引种到中原来,就采用了盆栽石榴的办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木本植物盆栽的文字记载。从此也就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过渡,并为汉代缶景的出现打下了栽培技术基础。

  发掘出土的汉代山形陶砚(《文物》1964年1月)非常类似于上述文字记载中的缶景。此山形陶砚内有山川(十二峰)、重云叠嶂、湖光山色,与缶景景观内容描写如出一辙,已略具山水盆景之大观了。

  据野史所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这就是所谓的缶景。缶景已不再是原始的盆栽形式,已经成为盆栽基础上脱胎而出的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艺术了。这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的突破,是迄今为止我国艺术盆栽的最早的记载,因此可以说艺术盆栽起始于汉代。

  据贾祥云研究:1986年4月,在山东临胞海浮山前山拗发现北齐古墓,墓主为北齐天保9年魏威烈将军史崔芬(字德茂,为清河东武城人)。墓四壁有彩色壁画,其中16幅画面上都有奇峰怪石。有一壁画,描绘主人欣赏盆景的场面,在一浅盆内,伫立着玲珑秀雅的山石,主人正在品赏盆景,神态如痴如醉,栩栩如生。这一发现在中国赏石文化史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另据考古学家夏名采考证,山东青州发掘一座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1年)的画像石刻墓,出土了九方画像石刻,其中有一方为“贸易商谈地互赠礼品”的场面。该图高136cm,宽98cm,右上角残缺。画面上方为展翅高飞的吉祥鸟;左方的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右脚放于左膝上,左手持茶杯,不卑不亢的注视着对面的客人。客人头发蜷曲,深目勾鼻,身穿挂满玉壁的长衫,双腿半蹲,双手托一银质器

搜索